首页banner

火电厂金属材料与焊接技术交流2012年会会议报道

   发布日期:2012-10-26     浏览:4232    

 

火电厂金属材料与焊接技术交流2012年会会议报道
 
为推广金属材料与焊接技术研究成果,加快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同时为加强耐热金属构件的监督力度,确保焊接质量,消除设备隐患,保障和提高机组安全运行水平,“火电厂金属材料与焊接技术交流2012年会”于9月15-16日在沈阳召开。37位权威专家和业绩突出的生产一线技术主管与会议代表交流研讨。
会场照片
中国能源学会张秀龙秘书长致开幕辞:目前,我国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再加上中国能源需求进口依赖度逐渐增强,由此给世界能源及新能源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机遇。同时,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焊接结构越来越多,目前我国钢材的焊接结构占钢材量的百分之六左右,而在国外工业发达国家中已占到百分之四十左右,并且比例仍在持续增长。所以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更要加强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新技术新材料的合理应用,最终提升整体工艺水平。
本次会议为电力、设备制造、冶金等行业的企业,设计和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大专院校进行自由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会议安排了主题、专题演讲和专家答疑,与会嘉宾提出100多个问题,发表的论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
    左上:张秀龙;右上:杨富;左下:程世长;右下:李益民
大会主席——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安全专家委员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材料专家/国际焊接工程师杨富教授发表重要讲话:由于我国一次能源是以煤炭为主,我国以火电为主的电力能源结构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火电发电机组,烟气排放中会有更多的SOx、NOx和CO2,并排出大量的灰渣和污水,给人类带来四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大气污染,超(超)临界机组是我国火电机组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当前最现实、可行、可靠和经济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燃煤发电技术,是实现我国低碳电力的必由之路,发展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是高温金属材料及其焊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会议由中国电力科技网征集了论文近百篇,经专家评审,选出65篇,出版了《火电厂金属材料与焊接技术交流2012年会论文集》。对此,杨富先生给予较高评价,他说:“该论文集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发表或撰写的相关超超临界机组、金属材料及其焊接技术的基础研究、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工程的应用、设备运行、金属监督、缺陷的修复及早期失效相关专题的研究成果。这些文章蕴含了作者在试验研究阶段及工程应用中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旨在为从事金属材料设计、开发、制造、工程建设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带来些许裨益,使该论文集成为现阶段具有使用价值的技术参考资料。”
左上:杨华春;右上:迟成宇;左下:王崇斌;右下:周兰章
15日上午主题演讲:
1. 中国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程世长:“超超临界锅炉钢和合金的发展动向”;
2. 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华春:欧洲日本A一USC燃煤发电技术开发及对我国的启示;
3. 北京科技大学高温合金研究室博士后迟成宇:700℃超超临界电站高温合金选材探讨;
4.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崇斌:700度电站锅炉设备对材料性能要求和初步技术指标;
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周兰章:700超超临界机组用GH-984G的研究;
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益民:新建超超临界机组金属材料典型质量案例和质量控制。
六个主题演讲介绍了世界范围内700℃等级先进超超临界(A-USC)电站的发展情况,及欧美日本等国家的进展和相关材料的选材及研发状况;分析比较了目前世界范围内,700℃等级先进超超临界(A-USC)电站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材8种候选材料的特点,并提出要立足于我国自主的研发。这些科研工作为我国发展700℃等级先进超超临界(A-USC)电站材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利于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从更深层次掌握和运用这些材料,及准确的分析各种故障原因。新建超超临界机组金属材料典型性能变化及失效机理的案例和质量控制,不但可以使相关单位举一反三,防止同类错误,也使设计和制造单位了解材料和制造的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对行业和企业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有所启迪,同时,对行业技术面临的形势能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我们做好下一步的工作。
根据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与会嘉宾认识到超(超)临界机组是我国火电机组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当前最现实、可行、可靠和经济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燃煤发电技术。是实现我国低碳电力的必由之路。发展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是高温金属材料及其焊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下午设金属和焊接两个分会场。
金属会场:
1.华电望亭发电厂高级工程师陈培生:超超临界机组高温炉管氧化皮堵管防治措施;
2.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其略:挤压三通优化的再认识;
3.上海月月潮钢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孙永喜:火电机组四大管道系统直缝埋弧焊管的市场分析与研制;
4.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导刘文庆: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在高温合金研究中的应用;
左上:陈培生;右上:林其略;左下:孙永喜;右下:刘文庆
左上:辛和;右上:宁玉恒;左下:温新林;右下:郝现朝
5.天津金鼎管道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辛和:超临界机组高温高压管件设计体会;
6.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宁玉恒:火力发电厂管道支吊架失效分析;
7.国家电力工业抗磨工程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温新林:中国电力行业耐磨管道技术及标准研究进展现状;
8.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程师郝现朝:超超临界新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左上:胡小强;右上:单以银;左下:王鹏展;右下:方旭东
9.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胡小强:超(超)临界用大型三通锻件与阀体铸件的研制;
10.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单以银:中国低活化马氏体耐热钢的研究进展;
11.扬州诚德钢管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王鹏展:超超临界机组四大管道关键材料国产化;
12.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主管方旭东:超超临界锅炉用Tp310hcbn无缝管的研制。
这些主题报告,包括了金属材料研发、新材料管材的研制、管件设计和优化、运行中的支吊架失效分析,以及目前受到广泛重视防止氧化皮堵塞的研究成果。使代表了解了许多新技术和新要求,失效机理的报导,为解决电厂停运并提高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有益参考。
焊接会场:
1.苏州热工研究院电站寿命管理研究中心电站焊接技术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陈忠兵:在役15X1M1Φ钢接头早期失效分析及其预防;
2.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徐德录:输电线路钢管塔焊接技术;
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永奎:火电9Cr1Mo改型材料厚断面焊接接头蠕变失效研究;
4.北京宏孚瑞达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副总经理罗建坤:新型弧焊装备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
左上:陈忠兵;右上:徐德录;左下:李永奎;右下:罗建坤
5.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材料研究室高级工程师/主任彭建强:汽轮机焊接转子;
6.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高级工程师邢增为:电站耐热钢TLP扩散焊接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7.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高级工程师谭立荣:P92钢大口径厚壁管道内壁保温装置研制及应用;
8.清华大学机械系副教授蔡志鹏:焊接转子残余应力研究。
左上:彭建强;右上:邢增为;左下:谭立荣;右下:蔡志鹏
通过8个主题报告,使代表了解了:(1)新焊接方法、焊接装备在发电装备制造中的作用,为新技术的推广及深入研究搭建了交流平台;(2)对焊接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引起的典型的性能变化及失效机理进行了报导,为解决电厂停运并提高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有益参考;(3)交流了焊接汽轮机转子制造特点及残余应力分布,可为提高重大装备的自主知识产权有所裨益。
16日上午综合会场:(插入2组照片,每组4位专家)
1.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谢航云:异物造成超(超)临界锅炉短期过热爆管的特征;
2.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热机部工程师杜晋峰:超超临界机组新型材料性能分析研究;
3.安徽淮南平圩发电公司技术部高级工程师金万里:超(超)临界机锅炉氧化物监督和处理技术;
4.宝钢股份研究院钢管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席研究员王起江: S30432持久蠕变性能试验与研究;
左上:谢航云;右上:杜晋峰;左下:金万里;右下:王起江
左上:赵双群;右上:张显;左下:周江;右下:刘鸿国
8位代表所作的综合报告,从电厂运行金属监督、持久蠕变,以及金属材料蒸汽氧化等方面,反映了我国在超超临界机组用钢基础研究工作中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可供锅炉和电力行业在生产实际及材料应用与研究中借鉴。
综合报告之后会议安排专家答疑:首先由大会主席杨富进行综合答疑,随后程世长、周江等专家对与会嘉宾所提出的近百个疑难问题进行了解答。
最后,大会主席杨富做总结发言,他说:本次会议为电力、设备制造、冶金等行业的企业,设计和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大专院校进行自由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通过沟通、交流,可使大家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不同的观点相互探讨可以使我们的认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同时还可能激发出创新的灵感,使技术交流作为原始性创新的源头之一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会议安排了主题、专题演讲和专家答疑,与会嘉宾提出问题,发表论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使我国火力发电更清洁、更高效,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17日,会议组织参观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所,张健副所长介绍了金属所的发展历程、科研队伍、科研成果、现有科研平台、园区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等情况,并与各位代表就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金属所现已建设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内一流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是我国高性能材料研究与发展的重要基地。金属所是涵盖材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的综合型研究所,基础研究方面拥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和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类国家实验室;应用研究方面拥有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工程化研究方面拥有两个国家工程中心: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还拥有先进的仪器装备和支撑条件以保证不断涌现出的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材料。
随后,周兰章研究员陪同代表们参观了蠕变室和分析测试部。使代表们对金属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为以后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
现场参观——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所
这次会议是在全面落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任务、产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背景下召开的一次技术交流会,对行业和企业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有所启迪,同时,对行业技术面临的形势能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我们做好下一步的工作。
山东卫视对会议进行全程实况录像并制作高清晰DVD光盘,方便参会者把光盘带回单位让相关技术人员收看精彩讲演和答疑,使他们弥补不能到会的缺憾。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