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banner

新能源汽车规划期盼市场认知

   发布日期:2011-03-10     来源:安徽日报    浏览:2955    

“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最强音。

  据悉,单独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十二五”规划最快可能在“两会”后正式出台。“新能源汽车的‘十二五’规划,就是即将出台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下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位参与政策制定的业内专家透露,在“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是坚持纯电动车和插电式电动车的技术路线。

  据这位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是 “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发展的支柱之一,不仅仅是汽车行业的问题,需要在各个部委之间进行大量协调,估计“两会”期间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也要广泛征求意见,正式出台可能在“两会”后。在该规划出台之后,还会有系列细则陆续出台,涉及补贴、认证、标准、市场准入等各个方面。

  对于“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商业模式问题,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副所长陈全世表示,商业模式的选择,要兼顾四个方面:选择一个合适的车型;选择一个合适的技术路线;选择一个合适的使用地域;选择一个合适的使用群体。

  关于新能源汽车路线的选择,虽然电动车已成为行业的主流选择,但电动车对基础设施的依赖,使质疑始终未断。陈全世表示,技术路线的选择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他认为,之所以选择纯电动和插电式电动车,主要出于三个理由,第一,是从中国的能源结构看,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电动车可以充分利用晚间低谷供电以及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第二,规避中国在变速器等传统汽车技术方面缺乏关键技术,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第三,中国在稀土、锂等方面资源丰富,不受外国制约。

  “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将正式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而电池等核心技术的不完善、基础设施的缺失以及成本太高被认为是主要障碍。

  但汽车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发展的关键还是市场问题,包括购买新能源汽车对消费者的好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门槛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情况等。

  成本太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不清晰,会导致其难以接受新能源汽车,而没有一定规模的保有量,就不可能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可能导致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迟迟难以突破。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涉及市场需求、技术支持和国家补助三个方面,而需求的大规模出现,可能要在技术足够成熟、国家补贴到位、新能源车价和传统汽车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才有实现的可能。而对于企业来说,“十二五”期间的重点还是放在核心零部件上,提高关键零部件技术的成熟度,并逐步实现其规模化和量产化,突破成本瓶颈。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